察志敏: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的成效及启示

 

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在全国R&D资源清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调查对象的积极参与下,经过广大科技统计人员的艰苦努力,R&D清查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清查主要数据公报已发布,标志着第二次全国R&D清查调查阶段的工作已经完成。

 

一、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一)第二次全国R&D清查是在准备工作时间紧,调查工作任务重,组织实施难度大的情况下完成的。

 

去年由于清查工作启动较晚,全部准备时间只有半年左右,前期工作是在边组建清查机构、边筹措经费的同时,同步完成清查方案设计、程序软件开发、试点、开展摸底调查、进行大规模培训和宣传动员等大量准备工作的。由于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并不是每年都开展科技活动,为确定这次清查的具体填报单位,需要先进行摸底调查,再对有科技活动的单位布置填报清查报表,因此,这次清查是通过两次调查完成的,调查和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很大。为了满足反映自主创新的需要,这次清查对以往使用的科技统计指标进行了调整,重点突出了R&D投入和产出情况,但由于多数统计单位尚未按照新会计准则开展研发支出核算,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统计台帐,统计基础很不完备,也大大增加了这次R&D清查工作的难度。

 

目前,按照全国统一的R&D清查方案,已经完成了对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国民经济14个行业100多万家企事业单位的摸底调查工作,完成了50多万家填报单位及其100多万个科技项目(课题)的填报工作。

 

这次清查全面获取了我国R&D经费和人员投入的总量数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重要结构数据,R&D资源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配置情况,R&D项目(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水平,各种类型研究开发机构的建设情况,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研发产出效益等重要信息,同时也全面掌握了政府对研发活动的资金投入和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

 

以这次清查为契机,科技统计专业还制定出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和符合国际规范的科技投入核算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现行科技统计年报,培训和锻炼了队伍,显著提升了科技统计服务于国家制定发展规划、评估自主创新和监测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能力。

 

(二)清查结果全面展示了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000年到2009年的九年当中,我国科技事业长足发展,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令人振奋。2009年从事R&D活动的人员总数已达到318.4万人,研发经费投入达到5802亿元。2009年,我国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的科技项目(课题)数量已经达到107万项,当年发表的科技论文数达到142.4万篇,分别为2000年的2.5倍和2.3倍。专利申请数量达到36.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5.4万件,分别为2000年的10.4倍和12倍。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6.6万亿元,为2000年的7倍。这些清查成果将为国家制定“十二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为广大学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全面详实的科技统计信息,为开展中外国际比较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成功进行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的启示

 

(一)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及时有力是保障清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前提。

 

为加强对这次R&D清查工作的领导,国家和地方都成立了由统计部门一把手任组长(有的地方是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成立了由统计部门分管局长任主任,各部门相关内设机构领导参加的清查办公室。清查工作启动以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都及时召开了清查领导小组会议,认真落实全国清查领导小组提出的工作要求和全国R&D清查方案。各部门还分别召开了本系统的清查工作会议,动员和部署清查工作。清查工作被列入国家统计局重点督办事项,定期检查工作进度。各级清查机构主要领导都亲自动员,对本地区、本部门清查准备工作和清查数据质量提出要求,提高了各实施部门统计人员对清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做好清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清查人员、经费和相关设备都得到较好的落实,有力保障了清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清查实施过程中,国家统计局、科技部、教育部和国防科工局的分管领导都分别深入到基层单位,听取清查汇报并实地检查工作进度,指导清查工作。各地区清查机构的领导和清查办公室成员都亲自带队,深入一线调查了解情况,解决填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面上的清查工作。领导身体力行,工作有布置有检查,保障了各地、各部门清查工作的协调进行,按时完成了各阶段的清查工作。

 

(二)“统一领导,分部门实施”的组织模式是多部门联合开展清查工作有效的组织形式。

 

这次清查采取的是“统一领导,分部门实施”的组织模式,不同于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土地资源普查、文物普查等由一个部门负责实施。这次R&D清查的实践表明,这种组织模式能够保证在统一指标体系、统一统计口径和标准的前提下,发挥参与部门的优势和积极性,保持清查工作协调同步进行,应当说是多部门协作开展普查的成功范例。以统计部门为主,科技和发展改革部门共同牵头,有关部门联合组成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这样的清查组织模式有利于发挥各部门的优势,解决方案设计和标准的统一、清查内容与规划制定等需求的衔接、各部门清查工作的协调、清查经费的筹集等问题。实际上,这次R&D清查综合方案就是在各部门已有统计调查制度的基础上提炼形成的,这样的设计模式既兼顾了各部门已有的统计基础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又满足了清查目标和清查数据综合汇总的需要,使部门统计和综合统计通过统一方案得到有机结合。

 

由于这种组织模式目标需求清晰、部门分工明确、组织协调顺畅、运作保障有力,能够解决统一统计标准和分部门数据组合问题,能够解决经费来源及条件保障问题,是部门联合开展大型调查和普查的有效组织管理模式,应做为未来R&D清查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

 

(三)下大力气抓好培训和宣传工作是顺利完成清查填报的重要基础。

   

在这次清查中,统计、科技、教育和国防科技工业四个部门都在本系统内自上而下进行了培训。由于平时布置科技统计年报工作通常只培训到省级或地市一级,这次借R&D清查的机会把培训范围扩大到县一级,不但提高了基层统计人员理解和布置本次清查报表的能力,也有助于基层统计人员掌握科技统计专业知识与技能,扩大统计知识面,提高全面指导基层统计工作和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能力。

 

完成R&D清查报表填报任务,不仅是政府部门和统计人员的职责,还需要广大统计调查对象的配合与支持。由于年度统计条件所限,宣传和培训工作跟不上,许多企事业单位人员并不了解科技统计,也缺乏相应的工作基础和实际经验。这次清查,各级清查机构都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采用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开展清查宣传动员,使广大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小型企业知晓科技统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高了对清查工作的配合程度,保障了清查报表填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从源头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是控制清查数据质量的基本保证。

 

正确区分R&D活动与非R&D活动是影响R&D清查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很多情况下,研究开发活动与日常生产、教学、医疗等活动交织在一起,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要求企事业填报人员准确核算R&D投入,确实难以做到。这次清查认真总结了经济普查和科技统计年报的经验,从方案设计开始就对以往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设计。如针对以往工业企业年报的R&D指标都直接由统计单位填报人员填写,由于区分R&D活动与生产活动的难度较大,数据质量一直难以保障的情况,对工业企业相关指标进行了改进,只要求调查对象提供相关素材,不再直接填报R&D指标。由此避免了基层填报人员因理解或操作困难造成的偏差和中间环节可能出现的人为干扰,保障了原始数据的真实性,为准确核算R&D奠定了基础。同时,采取统一核算R&D的做法,由有关专家直接核定基层上报科技项目的类别,也减轻了基层统计工作的负担,提高了清查工作效率。这些措施都有效保障了清查数据的质量。

 

这次清查获取的大量数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很好地开发利用,为制定规划和政策服务,为专家学者开展研究工作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科技信息服务,为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做好服务。因此,要在发布清查公报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清查资料的编辑整理工作,形成系列出版物向社会提供。还要根据制定规划和相关政策、科技管理工作、监测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反映高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技术进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的需要,做好课题研究开发工作,最大限度发挥清查结果的作用。

 

    
 
版权所有: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电话:010-68782759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7号 邮政编码:1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