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4日下午,由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分会、特殊教育统计研究会和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所属未来网共同承办的“2017年全国特邀中小学生统计图表设计创意活动”启动仪式暨师资培训会议在京召开。活动意在向全国中小学生普及统计知识,将统计学与美学紧密融合,提升统计素质教育水平。来自全国各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的美术与数学教师共60余人参加。
图为国家统计局郑京平副局长在启动仪式上讲话 未来网记者韩胜男摄
主管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工作的国家统计局郑京平副局长在启动仪式上指出:“统计学以求真务实为己任,参与统计图表设计创意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认识论的培育,帮助他们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在大数据时代,合理运用统计知识与统计方法,能够帮助中小学生发现现象的变动规律,提高运用统计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中国统计教育学会持续六年开展中小学生统计图表设计创意活动,希望青少年可以通过参与活动逐步认识到统计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统计学基本思路、基本方法是什么,这样活动也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人民美术出版社欧京海副总编在讲话中指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如何将科学的数据进行直观地、艺术地表达,统计、数学本身就具有美的规律,融合美术的表现力,可以展现出非常美的作品。而针对本次活动“增设团体作品”的创新点,欧京海指出,提倡合作学习可以使孩子们提升合作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开展互动型、组合型的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分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李勇教授指出,本次中小学生统计图表设计创意活动是惠及中小学生、指导教师及学生家长三方的公益活动。中小学是教育启蒙阶段,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可以尽早了解统计学基本思想、激发统计学习兴趣;指导老师作为启蒙人,通过活动可以探索统计图表背后的统计学思想,提升统计教学素养,为新课改提前做好准备;而学生家长也能通过孩子参加本次活动进一步关注统计,进而达到全民了解统计的目的。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统计研究会会长、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凌亢校长表示,在多年的残疾人教育实践中发现,部分残障学生由于自身生理条件改变而在某些领域比普通人更具优势。此次全国中小学生统计图表设计创意活动开创性的增设特殊教育校类别,体现了对残障学生的关注,是对特殊教育的积极探索,将成为残障学生与其他学生共同学习统计基本知识的课堂、展示统计能力和美术才华的平台、相互交流缔结友谊的桥梁。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总编辑万兴亚表示,中小学生统计图表设计创意活动是融合统计、美学以及创意的活动,对于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统计知识水平,提高青少年的统计素养乃至提高中国统计教育水平具有深远意义。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打开了统计知识的窗口,还让我们享受了统计学以及大数据本身蕴含的智慧和美感。
本届活动以“传统文化与统计”为主题,面向全国开展。特邀部分具有美术专长的中小学生参加,除传统的个人参加外,还增设3—10名学生组成的团队参加。本届活动还首次邀请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参加,呼吁社会关心关爱残障学生。
启动仪式由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培训中心许亦频主任主持,在之后的师资培训会中,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欧京海讲解美术图表创作,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魏振军教授讲解统计思维与创作,并与著名画家杨莹莹等共同进行了现场答疑,从传统文化与统计相结合的图表创作等多种角度与现场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