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就202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2024/04/16 17:05

|

Aa

字体:
|

(2024年4月16日)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刚刚看到发布的数据,整体上来看,主要的经济指标在一季度表现的是比较不错的。请问您如何评价整体一季度的经济运行表现?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一季度经济运行指标数据确实表现得不错。一季度,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政策靠前发力,狠抓落实,推动一季度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开局良好。我想用四个关键词来评价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

 

  第一个关键词是持续回升。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上延续了去年以来回升向好态势,生产需求主要指标稳中有升。从生产来看,第一产业增长总体稳定,增加值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呈现稳中有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等接触型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去年是疫情防控转段以后服务业较快发展的一年,在去年服务业高基数的基础上,今年服务业继续稳定增长。从三大需求来看,投资、消费、进出口几个指标增长总体稳定、稳中有升。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去年全年增长3%,提升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服务零售额增长10%;海关发布的数据,进出口增长5%,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从三大需求来看,也是稳中有升。

 

  第二个关键词是起步平稳。具体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四大宏观指标来看经济运行态势。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去年四季度增长5.2%,也是稳中有升。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去年一季度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与去年各季度差不多。国际收支总体平衡。从以上四大宏观指标来看,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稳定、起步平稳。

 

  第三个关键词是稳中有进。国民经济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也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新进展。首先是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协调发展中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继续改善。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且产业和需求的内部结构也都有积极改善。绿色发展继续取得新成效。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1%。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5.5%。共享发展继续取得新进步。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这些指标说明,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新进展。

 

  第四个关键词是开局良好。正是因为经济持续恢复、起步平稳、稳中有进,所以实现了经济良好开局。从经济运行主要指标看,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增强,市场活力增强,市场经营主体信心提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3月份重新回升到景气区间,为50.8%。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外部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国内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阶段,市场经营主体的信心和经济回升的动力都需要进一步增强。下一步,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固本培元,持续增强市场信心和经济运行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谢谢!

 

  新京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CPI同比已经连续两个月为正,但3月份涨幅有明显回落,只微增了0.1%,这个表现已经低于外界预期。请问原因是什么?对于下阶段CPI走势有何预判?谢谢。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首先,从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情况来看,环比下降1.0%;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春节过后价格季节性回落,食品价格、旅游等服务类价格明显回落。春节过后天气回暖,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3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3.2%,影响CPI环比下降近0.6个百分点。春节过后,旅游价格包括机票价格都明显回落,带动非食品价格回落。据测算,非食品价格回落影响3月份CPI环比下降0.37个百分点。春节后,食品价格回落和非食品价格季节性回落,使得3月份CPI环比明显回落。

 

  第二,尽管CPI价格3月份有所回落,但从季度总体情况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运行总体平稳,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一季度同比上涨0.7%,与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从CPI指数本身来讲,去年四季度几个月CPI是负的,四季度平均CPI同比下降0.3%,而今年一季度CPI同比持平。今年一季度同比涨幅比去年四季度提升了0.3个百分点,这与经济回升向好运行态势是一致的。

 

  第三,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具有比较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和阶段性特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八大类中,3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4%,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3%,而其他的类别,衣着、居住、教育文化娱乐等价格涨幅都是正的,分别上涨1.6%、0.2%、1.8%。所以,从月度和季度的情况来看,CPI变化具有明显结构性特征。

 

  从未来走势看,CPI会在低位缓慢回升。一方面是经济持续向好,总需求回升,对支撑CPI回升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面因素。另外,部分农产品价格也到了价格调整拐点,比如生猪价格。此外,包括五一假期等假日消费还会继续带动旅游相关出行类消费价格回暖。还有一些推动需求回暖的政策因素,都会对物价回升带来一定影响。总的判断是,价格有望在低位温和回升。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注意到,一季度经济增速显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请问是否超预期?原因又是什么?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这个数据很多人觉得比预期要高,但是我想说明的是:第一,GDP增长5.3%是符合实际的。从核算的角度看,一季度GDP增长5.3%主要是工业回升、服务业向好共同带动的。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6%,比去年同期和四季度都有明显回升,这主要是因为出口好转以及一系列政策推动需求提升,一季度工业表现是不错的。初步测算,工业增长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拉动了将近2个百分点的GDP增长。一季度服务业占比较大,因为有春节这个重要的节点,所以服务业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回升,尤其是接触型服务业增长比较快。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10%,比商品零售快6个百分点。大家已经看到了相关报道,文旅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出游总花费都已经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34.3%。服务业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5.7%。工业和服务业两个方面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90%。从核算角度来讲,一季度GDP增长与工业回升、服务业回升是吻合的。

 

  第二,GDP增长5.3%是有支撑的。GDP是用生产法核算,用支出法验证。从刚才发布的三大需求指标来看,都是稳定回升的。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同比增长4.5%,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实际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进出口增长5%。三大需求指标与GDP的增长是相匹配的。

 

  第三,实物量指标的增长情况与GDP增长相匹配。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6%,工业用电量增长8%左右,货运量增长5.3%,营业性客运量增长20.5%,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6.1%,观察出口,港口货运量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指标。从银行贷款数据看,3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3%。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经济恢复有不平衡性,核算是所有行业增加值的一个汇总,是一个反映总体情况的指标。从恢复的程度来看,我们发现需求的恢复不如生产,中小微企业的恢复不如大企业,所以经济恢复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因此大家对数据的感受可能就有一定的不同认识。下一步,在继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关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要关注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刚刚盛局长也提到,一季度工业恢复状况比较好。还想请您总体评价一下一季度工业生产恢复状况、背后原因,以及后续走势、展望?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工业确实是一季度恢复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6%,这也是近几年季度中间表现比较好的一个数字,比去年一季度加快3.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显示了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为什么一季度的工业比预期要好?原因是什么?我们分析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政策的推动下,企业发展的信心在增强。大家知道,从去年到今年,尤其是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而且各地也加快政策的落实,这些政策对增强企业生产的动力、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提升企业发展的信心,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50.8%,比上个月提升1.7个百分点,而且大中小型企业的PMI指数都位于50%的临界值以上,这是不容易的,这说明企业的信心在增强。

 

  第二,内外需都有回暖的积极变化。从外需的情况来看,由于世界经济有回暖迹象,出口比预期的要好,一季度出口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去年四季度是同比下降2.2%,今年一季度是增长0.8%,回升了3个百分点。从内需角度来讲,有一个数据是值得关注的,就是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因为从居民消费端来看主要是要买加工的消费品。去年一年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持续低位运行,今年一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增速比上年四季度加快4.1个百分点。内外需改善支撑了工业经济增长。

 

  第三,工业回暖与近期一些政策的推动有关。中央出台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信心,有些企业提前排产。新动能持续培育也带动了工业的回升。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1.4个百分点。我们测算,它拉动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个百分点。

 

  当然,工业增速比较好与去年的基数也有一定的关系。去年一季度的时候,有部分地区还受疫情的困扰,去年一季度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9%,有一定的基数效应,但最主要的是前面我跟大家讲到的三个原因。从后势来看,由于支撑工业回升向好的几个因素在今后一个时期继续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判断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会得以继续保持。当然,回升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需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谢谢。

 

  路透社记者

 

  3月份一些主要数据如外贸、信贷和物价等显示经济增长乏力、总需求不足,背后的原因何在?是否会影响中国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大家可能也观察到,3月份经济运行的一些指标跟1-2月份比是有所回落的,这个回落从统计角度来讲,我们也进行了认真分析,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去年对比基数比较高,实际上从当月生产水平来讲并不低。去年,部分地区1、2月份还受疫情的困扰,一些企业的生产包括出口、订单兑现,工作量延迟到3月份。去年3月份,无论是工业还是进出口,一些主要指标基数比较高,一些产业的生产销售出现“小阳春”,搭了一个比较高的对比基数的平台。今年由于基数比较高,计算同比增长速度时就有回落。刚才我讲,月度的水平并不低,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为保持去年和今年的环比、同比可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据测算,折算成每个工作日所创造增加值3月份比1-2月份高6.3%。但是从同比增速来讲,3月份的工业增速比1-2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一些实物量指标,像工业用电量也有类似的特点,3月份日均工业用电量比1-2月份高。货运量,还有贷款指标,都有类似特征。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要观察中国经济的变化,除了看同比增长数据,还要看环比和一些绝对量,尤其是观察经济的短期波动。

 

  第二,关于经济未来的走势,二季度的走势,包括全年能否实现5%的目标。目前来看,支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首先,刚才也谈到,外需回暖,今年世界经济虽然面临着很多复杂情况,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但是一些先行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回暖,3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是50.6%,这已经是连续3个月回升。世贸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可能达到2.6%,而去年是负的,这有利于出口需求的支撑。从内部来讲,经济多项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回暖,包括采购经理指数PMI以及一些需求指标。尤其是还有政策上的推动。前段时间,中央为了继续扩大需求,出台了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这些政策有利于继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动力。另外,从下一个阶段来看,假日经济继续显示较好效应,所以从今后一个时期来看,经济会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最后我想再强调一点,我们观察中国经济,除了要看经济总量指标的变化以外,也要更关注质量效益的改善,尤其是要关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高质量发展的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传统产业进行调整,新型动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即使这几年,我们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际变局挑战,面临着国内结构调整转型的阵痛和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包括类似于房地产的调整,但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没有停,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新成效。我给大家提供几个数据,从创新发展来讲,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2012年是1.91%,去年是2.64%。城镇化率继续提升。2012年城镇化率是53%左右,去年城镇化率是66.2%,每年提升近1个百分点。我国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2012年是大概10%左右,现在是占14%左右。另外,我们的经济总量、居民收入都比那个时候翻了近一番。这就说明,我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持续扎实推进,发展质量得到提升。

 

  当前中国仍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阶段,一些企业要进行转型升级,所以大家要承受转型的一些阵痛。由于传统产业调整、新动能培育,出现一些经济增长波动是很正常的,但是发展质量是在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不断进步,这才是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面。所以,我们说经济向好不仅仅是增速回升,更要看到质量改善。这样看中国经济才更全面,才能增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我对中国经济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抱有充分信心。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情况如何?一些地方出台的保交楼和促进房地产融资举措有没有发挥作用?如何研判下一阶段行业走势?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从一季度房地产投资、销售情况看,房地产市场仍处在调整过程中。关于房地产问题,有以下几点需说明:

 

  第一,今年一季度房地产销售指标降幅扩大,有去年对比基数的原因。刚才我谈到了,去年由于特殊情况影响,3月份起房地产销售迎来“小阳春”,3月份当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大概是1.38亿平方米,是去年各个月中最高的。4月份当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增速和销售面积增速是去年12个月中最快的。今年3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是1.13亿平方米,比去年3月份少了2500万平米左右,同比增速是放缓的。但是,对比去年6月份以后房地产各个月的销售总量,可以发现今年3月份房地产销售总量比去年下半年各个月绝对水平都高,这说明今年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房地产销售回落确实有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的原因,绝对量水平并不低。

 

  第二,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政策措施效果在持续显现。我提供几个数据:关于“三大工程”,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中央及各地方加快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推进力度,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数据看,一季度,房地产“三大工程”拉动了房地产开发投资0.6个百分点。第二个数据,“白名单”落地对融资额的积极影响。今年以来,为了解决房地产融资难问题,有关部门推出了“白名单”融资项目支持政策。从一季度数据看,房地产国内企业贷款降幅比1-2月份收窄了1.2个百分点,这与“白名单”融资政策落地有直接关系。第三个数据,房地产销售数据。今年以来,各地加大了对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政策力度,包括放松限购、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今年以来,还有30多个城市提出住房以旧换新政策,在各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今年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比1-2月份降幅分别收窄了1.1和1.7个百分点。这三个方面数据显示了支持房地产稳定政策效果在持续显现。

 

  最后一点,我还是想强调,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一轮房地产调整。去年三季度发布会的时候,我就这个问题也谈了一些看法。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经过二十几年的高速扩张后,按照产业成长周期,现在调整是正常的。房地产阶段性调整,有利于房地产后续构建新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因为传统的产能可以市场出清,开发商能够建更好的房子,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对消费者也是有利的。另外,中国房地产市场是有支撑的,因为我们的城镇化没有完成,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66.2%,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不到50%,还有1.8亿的外出农民工在城里没有完全市民化,这些进城的农民工中间购房比例不高。现有的住房存量中,90平米以下的中小户型房子还是占绝大多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深入推进,中国房地产市场改善性需求、刚需都还比较大。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具有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条件,我们要理性看待房地产这一轮的调整。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

 

  您刚刚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确实比预期会高一些,请问这是否意味着经济已经比较稳定,不需要比较强力的政策支持?或者您觉得是否现在经济发展上仍然有一些弱点,比如说复苏不平衡的问题。第二个问题,3月份工业产出好像对比预期还是比较弱,这是否显示制造业有任何的放缓?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实际上这个问题我刚才已经间接回答了。首先是3月份工业的波动,一方面是显示国内外环境的一些变化,工业发展的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另外一方面,3月工业增速的回落确实与对比基数有一定的关系,对未来趋势我们还是持乐观的态度。另外,关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的问题,5.3%的GDP增速显示经济在持续回升向好,而且今年开局良好。另一方面,从经济回升的过程来看,从各个产业的表现来看,确实存在着不平衡性,工业的消费品制造业回升的势头还低于规上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不同地区也有差异。传统行业在恢复中受房地产调整的影响,恢复得比较慢,但是新兴产业发展较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是拉动一季度工业较快增长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动力。所以经济的恢复还不是很平衡,而且呈现了一定分化的现象。但我认为这是正常的,中国经济现在处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一部分传统产业需要调整。从后期来讲,要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力度,除了总量支持以外,要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快培育新型的产业,尤其加大技术创新,统筹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新产业的发展和未来产业的培育。谢谢。

 

  中华儿女报刊社记者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请问盛局长,五经普现场登记工作进展如何?如何保障五经普数据的质量?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谢谢您对统计工作和经济普查工作的关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国情国力调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领导下,在广大普查人员和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进展顺利。现在基本完成了现场登记工作,数据上报率已经超过90%。从总体工作安排来讲,工作重点正在由现场登记阶段转向数据审核阶段,数据审核完成以后,我们要开展事后数据质量抽查,再进行数据的汇总。年底前将发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结果,届时大家可以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我国经济的家底。

 

  关于数据质量的问题,国家统计局高度重视,我们一直视数据质量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严格把控数据质量,实现高质量的普查,既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努力目标,也是一个重要工作要求。在普查开始时,我们根据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制定了全面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出台了相应的质量控制办法。在普查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推进五经普现场登记工作,包括加强对普查员的培训,以更好地完成登记工作,同时也有一系列的监督机制,要求普查员如实登记企业数据、边审边报。在数据审核阶段,我们会对上报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核实,包括逻辑关系的核实,发现有问题要反馈到企业进行核实。接下来,国家统计局还会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核实验证。所以对普查数据质量的控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办法。同时,我们会对各个企业、个体户等调查对象的信息加强保密,所以大家不要有顾虑,请如实填报,我们也欢迎社会监督,特别欢迎各位媒体朋友继续支持统计工作,继续监督五经普工作。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我的问题是有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一季度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产品、高技术制造业、绿色能源产品的情况如何?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正如您刚才讲到的,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全国“两会”都对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创新,支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一季度相关数据来看,相关政策措施正在取得积极成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一些产业、经营活动、产品上显示出新成效。

 

  首先,从新产业角度来看,新兴产业继续加快发展。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去年四季度提升2.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7%,比去年四季度提升2.5个百分点。

 

  其次,新产品加快培育,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在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增长29.2%;太阳能电池增长20.1%;与光伏相关的多晶硅、单晶硅增速仍高达50%以上;服务机器人增长26.7%;半导体相关产品、3D打印设备也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位增长。新产品不断涌现,保持较高增速。

 

  第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增势强劲。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网上直播、即时零售都比较火热。从反映新业态发展变化的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来看,一季度增长11.6%,在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第四,新投资、新基建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比去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2.7%。一批新的基建加快落地,截至2月底新建5G基站13.2万个,总量超过350万个。另外,东数西算、光纤通信等一些新基础设施加快落地。数字经济方面,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央和各地方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估计会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10%左右。

 

  从这几个方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新质生产力在各地区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之中,在不断培育和发展。下一步,要继续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因为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最好的抓手。所以,一定要统筹好,要因地制宜,在做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的同时,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做大做强新质生产力。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走低态势,从环比看改善也并不明显。请问,国家统计局如何判断当前PPI运行情况?对下阶段有什么预判?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在发布的众多向好指标中间,PPI数据偏弱,确实需要高度关注,您提的这个问题也非常好。PPI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2.7%,去年四季度是下降2.8%。

 

  首先,从这一轮PPI的调整和走势来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开始呈现出降幅收窄的态势。为什么这么说?把时间的跨度放长一点,这一轮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调整是2022年10月份开始的,2022年10月份PPI是-1.3%,当时是受美国加息、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的影响,PPI首次是负的。之后降幅持续扩大,去年6月份是个低点,6月份当月PPI是-5.4%;6月份以后,随着中国经济恢复向好,PPI降幅持续收窄,这18个月的图形画出来,是个标准的V字型。所以PPI虽然在下降,但是降幅在收窄,这与中国经济出现复苏向好的态势逻辑上是一致的。

 

  第二,从结构来看,一季度和3月份的PPI具有较强的结构性特点。同比下降除了需求方面原因,还有部分产业调整转型升级以及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成本下降等原因。所以这一轮PPI降低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从产业角度来看,对PPI降幅影响比较大的前三个行业,第一个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今年一季度价格下降了15.3%,对PPI的影响将近11%左右。第二个影响比较大的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要是水泥,今年一季度下降了7.9%,对PPI的下拉影响接近15%。第三个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了5.0%,对PPI的影响程度也是11%左右。这三个行业对PPI下滑的影响程度近40%,而且这三个行业跟现在一些行业调整带来的相关产业链的调整是有关系的,所以不完全是需求原因。

 

  第三,关于未来的走势。我们初步研判,PPI将会继续呈现降幅收窄、稳中有升的态势。一是因为经济在回暖,总需求在回暖,这有利于支撑价格的回升。二是政策效应还将继续显现,尤其是出台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相关政策的落地,会给相关产业带来积极影响。三是部分行业的结构调整,现在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加大转型升级的力度,一部分传统产业的出清对市场的供求关系会带来积极变化。还有一个统计方面的因素,就是大家平时都熟知的翘尾影响,今年一季度翘尾因素对PPI的影响是-2.3个百分点,到二季度,翘尾的影响只有-0.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二季度和一季度比,翘尾的影响就会收窄1.4个百分点,这将会支撑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明显收窄。当然,价格变化和市场变化是直接相关的,所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会继续观察PPI的变化。但总的趋势将会延续降幅收窄、回升向上的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是相吻合的。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

 

  请问一季度的消费数据有哪些亮点?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出游人次和出游消费较2019年同期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请问,后续消费复苏还有哪些积极有力的支撑因素?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消费市场的变化也是一季度经济运行中间的一个比较好的领域,有不少的亮点。刚才发布的消费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服务消费增速也比较快,消费的稳定增长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刚才我谈到,GDP增长中间,内需的贡献率是85.5%,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是73.7%,这就可以看出,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确实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关于消费的表现和特点,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物消费总体比较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社零总额突破了12万亿,这是一季度中比较高的水平。从居民的实物消费看,包括食品消费、日用品消费和居住类的消费情况来看,也相对比较稳定。

 

  第二,服务消费较快增长。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10%,比商品零售高6个百分点。从居民的角度来看,居民的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2.7%,比8.3%的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高了4.4个百分点,而且占比在提升。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43.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

 

  第三,线上消费持续强劲。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1.6%,而且在一些新技术的推动下,线上的销售新模式不断创新,不断刷新销售纪录。

 

  第四,居民升级类消费持续向好。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小康以后,居民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在持续加快,这和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旅游持续火爆,教育、培训、养老等高水平、高层次的消费增速比较快的原因。从零售的角度来讲,一季度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2%,通讯器材类零售增长13.2%。从居民的角度来看,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都是两位数的增长,高于10%以上,这说明居民消费升级呈现向好趋势。

 

  第五,假日消费持续火爆。春节、清明节无论是出行人数、旅游收入,都已经超过2019年的水平,同比增速都是两位数,而且各个地方不断创新网红品牌,这些都带动了假日消费,也有力支撑了服务业和经济的恢复。

 

  还有一个特点,绿色消费深入人心。大家都在追求健康出行、绿色出行,尽管燃油车销售这两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新能源车销售这些年持续强劲。根据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超过30%。另外,3月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是41.6%,超过4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6个百分点。这些既显示了消费领域持续的活力,也呈现出消费发展的新趋势,所以值得高度关注。

 

  从未来情况看,支持消费的有利条件仍然在增多,比如政策上的支持,包括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将会产生一些深远的影响。另外,各个地方都在打造消费品牌,改善消费条件,营造有利于居民消费的环境,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改善,有利于增强消费的能力,消费者信心也在不断回升。综合这些有利条件,未来的消费市场还是持续向好,尤其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具有规模优势,庞大的市场消费潜力也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压舱石。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消费最终还是要靠收入作支撑,现在收入增长虽然也在回升,但是这几年受疫情冲击影响,收入水平还需要继续提高,消费者信心虽然连续几个月回升,但是总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还在临界值以下。这些不利因素也提醒我们,要加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增强居民消费的能力和信心,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是对未来消费持续向好的态势、发展的前景,我是持乐观态度的。谢谢。

 

(2024年4月16日)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刚刚看到发布的数据,整体上来看,主要的经济指标在一季度表现的是比较不错的。请问您如何评价整体一季度的经济运行表现?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一季度经济运行指标数据确实表现得不错。一季度,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政策靠前发力,狠抓落实,推动一季度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开局良好。我想用四个关键词来评价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

 

  第一个关键词是持续回升。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上延续了去年以来回升向好态势,生产需求主要指标稳中有升。从生产来看,第一产业增长总体稳定,增加值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呈现稳中有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等接触型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去年是疫情防控转段以后服务业较快发展的一年,在去年服务业高基数的基础上,今年服务业继续稳定增长。从三大需求来看,投资、消费、进出口几个指标增长总体稳定、稳中有升。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去年全年增长3%,提升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服务零售额增长10%;海关发布的数据,进出口增长5%,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从三大需求来看,也是稳中有升。

 

  第二个关键词是起步平稳。具体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四大宏观指标来看经济运行态势。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去年四季度增长5.2%,也是稳中有升。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去年一季度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与去年各季度差不多。国际收支总体平衡。从以上四大宏观指标来看,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稳定、起步平稳。

 

  第三个关键词是稳中有进。国民经济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也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新进展。首先是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协调发展中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继续改善。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且产业和需求的内部结构也都有积极改善。绿色发展继续取得新成效。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1%。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5.5%。共享发展继续取得新进步。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这些指标说明,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新进展。

 

  第四个关键词是开局良好。正是因为经济持续恢复、起步平稳、稳中有进,所以实现了经济良好开局。从经济运行主要指标看,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增强,市场活力增强,市场经营主体信心提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3月份重新回升到景气区间,为50.8%。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外部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国内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阶段,市场经营主体的信心和经济回升的动力都需要进一步增强。下一步,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固本培元,持续增强市场信心和经济运行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谢谢!

 

  新京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CPI同比已经连续两个月为正,但3月份涨幅有明显回落,只微增了0.1%,这个表现已经低于外界预期。请问原因是什么?对于下阶段CPI走势有何预判?谢谢。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首先,从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情况来看,环比下降1.0%;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春节过后价格季节性回落,食品价格、旅游等服务类价格明显回落。春节过后天气回暖,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3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3.2%,影响CPI环比下降近0.6个百分点。春节过后,旅游价格包括机票价格都明显回落,带动非食品价格回落。据测算,非食品价格回落影响3月份CPI环比下降0.37个百分点。春节后,食品价格回落和非食品价格季节性回落,使得3月份CPI环比明显回落。

 

  第二,尽管CPI价格3月份有所回落,但从季度总体情况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运行总体平稳,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一季度同比上涨0.7%,与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从CPI指数本身来讲,去年四季度几个月CPI是负的,四季度平均CPI同比下降0.3%,而今年一季度CPI同比持平。今年一季度同比涨幅比去年四季度提升了0.3个百分点,这与经济回升向好运行态势是一致的。

 

  第三,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具有比较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和阶段性特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八大类中,3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4%,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3%,而其他的类别,衣着、居住、教育文化娱乐等价格涨幅都是正的,分别上涨1.6%、0.2%、1.8%。所以,从月度和季度的情况来看,CPI变化具有明显结构性特征。

 

  从未来走势看,CPI会在低位缓慢回升。一方面是经济持续向好,总需求回升,对支撑CPI回升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面因素。另外,部分农产品价格也到了价格调整拐点,比如生猪价格。此外,包括五一假期等假日消费还会继续带动旅游相关出行类消费价格回暖。还有一些推动需求回暖的政策因素,都会对物价回升带来一定影响。总的判断是,价格有望在低位温和回升。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注意到,一季度经济增速显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请问是否超预期?原因又是什么?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这个数据很多人觉得比预期要高,但是我想说明的是:第一,GDP增长5.3%是符合实际的。从核算的角度看,一季度GDP增长5.3%主要是工业回升、服务业向好共同带动的。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6%,比去年同期和四季度都有明显回升,这主要是因为出口好转以及一系列政策推动需求提升,一季度工业表现是不错的。初步测算,工业增长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拉动了将近2个百分点的GDP增长。一季度服务业占比较大,因为有春节这个重要的节点,所以服务业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回升,尤其是接触型服务业增长比较快。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10%,比商品零售快6个百分点。大家已经看到了相关报道,文旅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出游总花费都已经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34.3%。服务业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5.7%。工业和服务业两个方面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90%。从核算角度来讲,一季度GDP增长与工业回升、服务业回升是吻合的。

 

  第二,GDP增长5.3%是有支撑的。GDP是用生产法核算,用支出法验证。从刚才发布的三大需求指标来看,都是稳定回升的。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同比增长4.5%,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实际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进出口增长5%。三大需求指标与GDP的增长是相匹配的。

 

  第三,实物量指标的增长情况与GDP增长相匹配。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6%,工业用电量增长8%左右,货运量增长5.3%,营业性客运量增长20.5%,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6.1%,观察出口,港口货运量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指标。从银行贷款数据看,3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3%。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经济恢复有不平衡性,核算是所有行业增加值的一个汇总,是一个反映总体情况的指标。从恢复的程度来看,我们发现需求的恢复不如生产,中小微企业的恢复不如大企业,所以经济恢复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因此大家对数据的感受可能就有一定的不同认识。下一步,在继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关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要关注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刚刚盛局长也提到,一季度工业恢复状况比较好。还想请您总体评价一下一季度工业生产恢复状况、背后原因,以及后续走势、展望?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工业确实是一季度恢复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6%,这也是近几年季度中间表现比较好的一个数字,比去年一季度加快3.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显示了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为什么一季度的工业比预期要好?原因是什么?我们分析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政策的推动下,企业发展的信心在增强。大家知道,从去年到今年,尤其是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而且各地也加快政策的落实,这些政策对增强企业生产的动力、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提升企业发展的信心,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50.8%,比上个月提升1.7个百分点,而且大中小型企业的PMI指数都位于50%的临界值以上,这是不容易的,这说明企业的信心在增强。

 

  第二,内外需都有回暖的积极变化。从外需的情况来看,由于世界经济有回暖迹象,出口比预期的要好,一季度出口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去年四季度是同比下降2.2%,今年一季度是增长0.8%,回升了3个百分点。从内需角度来讲,有一个数据是值得关注的,就是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因为从居民消费端来看主要是要买加工的消费品。去年一年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持续低位运行,今年一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增速比上年四季度加快4.1个百分点。内外需改善支撑了工业经济增长。

 

  第三,工业回暖与近期一些政策的推动有关。中央出台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信心,有些企业提前排产。新动能持续培育也带动了工业的回升。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1.4个百分点。我们测算,它拉动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个百分点。

 

  当然,工业增速比较好与去年的基数也有一定的关系。去年一季度的时候,有部分地区还受疫情的困扰,去年一季度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9%,有一定的基数效应,但最主要的是前面我跟大家讲到的三个原因。从后势来看,由于支撑工业回升向好的几个因素在今后一个时期继续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判断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会得以继续保持。当然,回升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需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谢谢。

 

  路透社记者

 

  3月份一些主要数据如外贸、信贷和物价等显示经济增长乏力、总需求不足,背后的原因何在?是否会影响中国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大家可能也观察到,3月份经济运行的一些指标跟1-2月份比是有所回落的,这个回落从统计角度来讲,我们也进行了认真分析,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去年对比基数比较高,实际上从当月生产水平来讲并不低。去年,部分地区1、2月份还受疫情的困扰,一些企业的生产包括出口、订单兑现,工作量延迟到3月份。去年3月份,无论是工业还是进出口,一些主要指标基数比较高,一些产业的生产销售出现“小阳春”,搭了一个比较高的对比基数的平台。今年由于基数比较高,计算同比增长速度时就有回落。刚才我讲,月度的水平并不低,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为保持去年和今年的环比、同比可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据测算,折算成每个工作日所创造增加值3月份比1-2月份高6.3%。但是从同比增速来讲,3月份的工业增速比1-2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一些实物量指标,像工业用电量也有类似的特点,3月份日均工业用电量比1-2月份高。货运量,还有贷款指标,都有类似特征。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要观察中国经济的变化,除了看同比增长数据,还要看环比和一些绝对量,尤其是观察经济的短期波动。

 

  第二,关于经济未来的走势,二季度的走势,包括全年能否实现5%的目标。目前来看,支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首先,刚才也谈到,外需回暖,今年世界经济虽然面临着很多复杂情况,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但是一些先行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回暖,3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是50.6%,这已经是连续3个月回升。世贸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可能达到2.6%,而去年是负的,这有利于出口需求的支撑。从内部来讲,经济多项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回暖,包括采购经理指数PMI以及一些需求指标。尤其是还有政策上的推动。前段时间,中央为了继续扩大需求,出台了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这些政策有利于继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动力。另外,从下一个阶段来看,假日经济继续显示较好效应,所以从今后一个时期来看,经济会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最后我想再强调一点,我们观察中国经济,除了要看经济总量指标的变化以外,也要更关注质量效益的改善,尤其是要关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高质量发展的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传统产业进行调整,新型动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即使这几年,我们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际变局挑战,面临着国内结构调整转型的阵痛和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包括类似于房地产的调整,但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没有停,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新成效。我给大家提供几个数据,从创新发展来讲,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2012年是1.91%,去年是2.64%。城镇化率继续提升。2012年城镇化率是53%左右,去年城镇化率是66.2%,每年提升近1个百分点。我国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2012年是大概10%左右,现在是占14%左右。另外,我们的经济总量、居民收入都比那个时候翻了近一番。这就说明,我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持续扎实推进,发展质量得到提升。

 

  当前中国仍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阶段,一些企业要进行转型升级,所以大家要承受转型的一些阵痛。由于传统产业调整、新动能培育,出现一些经济增长波动是很正常的,但是发展质量是在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不断进步,这才是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面。所以,我们说经济向好不仅仅是增速回升,更要看到质量改善。这样看中国经济才更全面,才能增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我对中国经济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抱有充分信心。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情况如何?一些地方出台的保交楼和促进房地产融资举措有没有发挥作用?如何研判下一阶段行业走势?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从一季度房地产投资、销售情况看,房地产市场仍处在调整过程中。关于房地产问题,有以下几点需说明:

 

  第一,今年一季度房地产销售指标降幅扩大,有去年对比基数的原因。刚才我谈到了,去年由于特殊情况影响,3月份起房地产销售迎来“小阳春”,3月份当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大概是1.38亿平方米,是去年各个月中最高的。4月份当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增速和销售面积增速是去年12个月中最快的。今年3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是1.13亿平方米,比去年3月份少了2500万平米左右,同比增速是放缓的。但是,对比去年6月份以后房地产各个月的销售总量,可以发现今年3月份房地产销售总量比去年下半年各个月绝对水平都高,这说明今年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房地产销售回落确实有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的原因,绝对量水平并不低。

 

  第二,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政策措施效果在持续显现。我提供几个数据:关于“三大工程”,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中央及各地方加快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推进力度,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数据看,一季度,房地产“三大工程”拉动了房地产开发投资0.6个百分点。第二个数据,“白名单”落地对融资额的积极影响。今年以来,为了解决房地产融资难问题,有关部门推出了“白名单”融资项目支持政策。从一季度数据看,房地产国内企业贷款降幅比1-2月份收窄了1.2个百分点,这与“白名单”融资政策落地有直接关系。第三个数据,房地产销售数据。今年以来,各地加大了对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政策力度,包括放松限购、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今年以来,还有30多个城市提出住房以旧换新政策,在各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今年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比1-2月份降幅分别收窄了1.1和1.7个百分点。这三个方面数据显示了支持房地产稳定政策效果在持续显现。

 

  最后一点,我还是想强调,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一轮房地产调整。去年三季度发布会的时候,我就这个问题也谈了一些看法。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经过二十几年的高速扩张后,按照产业成长周期,现在调整是正常的。房地产阶段性调整,有利于房地产后续构建新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因为传统的产能可以市场出清,开发商能够建更好的房子,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对消费者也是有利的。另外,中国房地产市场是有支撑的,因为我们的城镇化没有完成,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66.2%,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不到50%,还有1.8亿的外出农民工在城里没有完全市民化,这些进城的农民工中间购房比例不高。现有的住房存量中,90平米以下的中小户型房子还是占绝大多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深入推进,中国房地产市场改善性需求、刚需都还比较大。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具有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条件,我们要理性看待房地产这一轮的调整。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

 

  您刚刚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确实比预期会高一些,请问这是否意味着经济已经比较稳定,不需要比较强力的政策支持?或者您觉得是否现在经济发展上仍然有一些弱点,比如说复苏不平衡的问题。第二个问题,3月份工业产出好像对比预期还是比较弱,这是否显示制造业有任何的放缓?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实际上这个问题我刚才已经间接回答了。首先是3月份工业的波动,一方面是显示国内外环境的一些变化,工业发展的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另外一方面,3月工业增速的回落确实与对比基数有一定的关系,对未来趋势我们还是持乐观的态度。另外,关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的问题,5.3%的GDP增速显示经济在持续回升向好,而且今年开局良好。另一方面,从经济回升的过程来看,从各个产业的表现来看,确实存在着不平衡性,工业的消费品制造业回升的势头还低于规上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不同地区也有差异。传统行业在恢复中受房地产调整的影响,恢复得比较慢,但是新兴产业发展较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是拉动一季度工业较快增长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动力。所以经济的恢复还不是很平衡,而且呈现了一定分化的现象。但我认为这是正常的,中国经济现在处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一部分传统产业需要调整。从后期来讲,要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力度,除了总量支持以外,要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快培育新型的产业,尤其加大技术创新,统筹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新产业的发展和未来产业的培育。谢谢。

 

  中华儿女报刊社记者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请问盛局长,五经普现场登记工作进展如何?如何保障五经普数据的质量?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谢谢您对统计工作和经济普查工作的关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国情国力调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领导下,在广大普查人员和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进展顺利。现在基本完成了现场登记工作,数据上报率已经超过90%。从总体工作安排来讲,工作重点正在由现场登记阶段转向数据审核阶段,数据审核完成以后,我们要开展事后数据质量抽查,再进行数据的汇总。年底前将发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结果,届时大家可以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我国经济的家底。

 

  关于数据质量的问题,国家统计局高度重视,我们一直视数据质量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严格把控数据质量,实现高质量的普查,既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努力目标,也是一个重要工作要求。在普查开始时,我们根据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制定了全面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出台了相应的质量控制办法。在普查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推进五经普现场登记工作,包括加强对普查员的培训,以更好地完成登记工作,同时也有一系列的监督机制,要求普查员如实登记企业数据、边审边报。在数据审核阶段,我们会对上报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核实,包括逻辑关系的核实,发现有问题要反馈到企业进行核实。接下来,国家统计局还会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核实验证。所以对普查数据质量的控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办法。同时,我们会对各个企业、个体户等调查对象的信息加强保密,所以大家不要有顾虑,请如实填报,我们也欢迎社会监督,特别欢迎各位媒体朋友继续支持统计工作,继续监督五经普工作。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我的问题是有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一季度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产品、高技术制造业、绿色能源产品的情况如何?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正如您刚才讲到的,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全国“两会”都对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创新,支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一季度相关数据来看,相关政策措施正在取得积极成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一些产业、经营活动、产品上显示出新成效。

 

  首先,从新产业角度来看,新兴产业继续加快发展。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去年四季度提升2.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7%,比去年四季度提升2.5个百分点。

 

  其次,新产品加快培育,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在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增长29.2%;太阳能电池增长20.1%;与光伏相关的多晶硅、单晶硅增速仍高达50%以上;服务机器人增长26.7%;半导体相关产品、3D打印设备也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位增长。新产品不断涌现,保持较高增速。

 

  第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增势强劲。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网上直播、即时零售都比较火热。从反映新业态发展变化的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来看,一季度增长11.6%,在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第四,新投资、新基建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比去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2.7%。一批新的基建加快落地,截至2月底新建5G基站13.2万个,总量超过350万个。另外,东数西算、光纤通信等一些新基础设施加快落地。数字经济方面,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央和各地方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估计会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10%左右。

 

  从这几个方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新质生产力在各地区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之中,在不断培育和发展。下一步,要继续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因为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最好的抓手。所以,一定要统筹好,要因地制宜,在做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的同时,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做大做强新质生产力。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走低态势,从环比看改善也并不明显。请问,国家统计局如何判断当前PPI运行情况?对下阶段有什么预判?谢谢。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在发布的众多向好指标中间,PPI数据偏弱,确实需要高度关注,您提的这个问题也非常好。PPI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2.7%,去年四季度是下降2.8%。

 

  首先,从这一轮PPI的调整和走势来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开始呈现出降幅收窄的态势。为什么这么说?把时间的跨度放长一点,这一轮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调整是2022年10月份开始的,2022年10月份PPI是-1.3%,当时是受美国加息、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的影响,PPI首次是负的。之后降幅持续扩大,去年6月份是个低点,6月份当月PPI是-5.4%;6月份以后,随着中国经济恢复向好,PPI降幅持续收窄,这18个月的图形画出来,是个标准的V字型。所以PPI虽然在下降,但是降幅在收窄,这与中国经济出现复苏向好的态势逻辑上是一致的。

 

  第二,从结构来看,一季度和3月份的PPI具有较强的结构性特点。同比下降除了需求方面原因,还有部分产业调整转型升级以及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成本下降等原因。所以这一轮PPI降低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从产业角度来看,对PPI降幅影响比较大的前三个行业,第一个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今年一季度价格下降了15.3%,对PPI的影响将近11%左右。第二个影响比较大的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要是水泥,今年一季度下降了7.9%,对PPI的下拉影响接近15%。第三个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了5.0%,对PPI的影响程度也是11%左右。这三个行业对PPI下滑的影响程度近40%,而且这三个行业跟现在一些行业调整带来的相关产业链的调整是有关系的,所以不完全是需求原因。

 

  第三,关于未来的走势。我们初步研判,PPI将会继续呈现降幅收窄、稳中有升的态势。一是因为经济在回暖,总需求在回暖,这有利于支撑价格的回升。二是政策效应还将继续显现,尤其是出台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相关政策的落地,会给相关产业带来积极影响。三是部分行业的结构调整,现在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加大转型升级的力度,一部分传统产业的出清对市场的供求关系会带来积极变化。还有一个统计方面的因素,就是大家平时都熟知的翘尾影响,今年一季度翘尾因素对PPI的影响是-2.3个百分点,到二季度,翘尾的影响只有-0.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二季度和一季度比,翘尾的影响就会收窄1.4个百分点,这将会支撑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明显收窄。当然,价格变化和市场变化是直接相关的,所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会继续观察PPI的变化。但总的趋势将会延续降幅收窄、回升向上的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是相吻合的。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

 

  请问一季度的消费数据有哪些亮点?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出游人次和出游消费较2019年同期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请问,后续消费复苏还有哪些积极有力的支撑因素?

 

 

  盛来运

 

  谢谢您提问。消费市场的变化也是一季度经济运行中间的一个比较好的领域,有不少的亮点。刚才发布的消费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服务消费增速也比较快,消费的稳定增长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刚才我谈到,GDP增长中间,内需的贡献率是85.5%,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是73.7%,这就可以看出,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确实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关于消费的表现和特点,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物消费总体比较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社零总额突破了12万亿,这是一季度中比较高的水平。从居民的实物消费看,包括食品消费、日用品消费和居住类的消费情况来看,也相对比较稳定。

 

  第二,服务消费较快增长。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10%,比商品零售高6个百分点。从居民的角度来看,居民的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2.7%,比8.3%的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高了4.4个百分点,而且占比在提升。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43.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

 

  第三,线上消费持续强劲。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1.6%,而且在一些新技术的推动下,线上的销售新模式不断创新,不断刷新销售纪录。

 

  第四,居民升级类消费持续向好。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小康以后,居民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在持续加快,这和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旅游持续火爆,教育、培训、养老等高水平、高层次的消费增速比较快的原因。从零售的角度来讲,一季度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2%,通讯器材类零售增长13.2%。从居民的角度来看,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都是两位数的增长,高于10%以上,这说明居民消费升级呈现向好趋势。

 

  第五,假日消费持续火爆。春节、清明节无论是出行人数、旅游收入,都已经超过2019年的水平,同比增速都是两位数,而且各个地方不断创新网红品牌,这些都带动了假日消费,也有力支撑了服务业和经济的恢复。

 

  还有一个特点,绿色消费深入人心。大家都在追求健康出行、绿色出行,尽管燃油车销售这两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新能源车销售这些年持续强劲。根据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超过30%。另外,3月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是41.6%,超过4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6个百分点。这些既显示了消费领域持续的活力,也呈现出消费发展的新趋势,所以值得高度关注。

 

  从未来情况看,支持消费的有利条件仍然在增多,比如政策上的支持,包括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将会产生一些深远的影响。另外,各个地方都在打造消费品牌,改善消费条件,营造有利于居民消费的环境,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改善,有利于增强消费的能力,消费者信心也在不断回升。综合这些有利条件,未来的消费市场还是持续向好,尤其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具有规模优势,庞大的市场消费潜力也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压舱石。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消费最终还是要靠收入作支撑,现在收入增长虽然也在回升,但是这几年受疫情冲击影响,收入水平还需要继续提高,消费者信心虽然连续几个月回升,但是总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还在临界值以下。这些不利因素也提醒我们,要加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增强居民消费的能力和信心,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是对未来消费持续向好的态势、发展的前景,我是持乐观态度的。谢谢。